【外國文學】契訶夫戲劇的創作特點
知識點提要:
契訶夫作為劇作家的世界性地位,是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得到承認的。以《海鷗》(1896)、《萬尼亞舅舅》(1897)、《三姐妹》(1900)以及《櫻桃園》(1903)為代表作的契訶夫戲劇是20世紀現代戲劇的開端。
結合具體理解:
1.契訶夫把詩的抒情性、小說的敘述性都編織進戲劇的機體里。他也對19世紀末露頭的自然主義與象征主義作了去粗取精的借鑒,也就是說,契訶夫把他那個時代的藝術現代主義的精華吸收到自己的現實主義的藝術機體里,從而實現了對于傳統現實主義的超越。
2.契訶夫對藝術和生活的認識都具有現代精神。首先,在藝術上體現代主義精神。他在戲劇創作方面表現出的對傳統現實主義的超越,流露出了20世紀現代主義意識。其次,契訶夫一生都做著戲劇散文化的努力。他追求的戲劇行動像生活一樣簡單,也像生活一樣復雜,日常環境變得異常重要。他的戲劇從《海鷗》開始都有濃厚的象征性,到《櫻桃園》他的象征手法運用得更加含蓄與廣泛,其中還有更為含蓄與情緒化的藝術象征。
3.契訶夫揚棄了對于戲劇人物的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簡單化判斷。他的戲劇很難用傳統的正面人物或者反面人物的尺度來區分。契訶夫在他的戲劇中,引導出意義更重大的創新特征一一在戲劇沖突的構建上,以“人與環境的沖突”取代傳統的“人與人的沖突”的戲劇沖突模式,不僅表達了對當時俄國社會的批判,而且還表現了因與環境沖突而造成的精神痛苦,具有普遍性意義,使得其戲劇超越了具體時空的束縛,得到了更多觀眾的認可。在契訶夫的戲劇中,不是這個劇中人物勢不兩立,而是所有這一群劇中人物都被環境和生活所壓迫。
4.對現代人精神狀態的準確把握。在內容與主旨上真正的戲劇動作不是在外部而是在內部、在人的心靈中、在生活常態的潛流里。契訶夫超越了自己的時代,他是現代的,他的作品已經預見到了20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幻想與現實的矛盾、人們的迷茫與困惑、人類尋求自我的本能,以及對人類存在的意義和出路問題的探索。契訶夫的戲劇作品盡可能地反映人類平凡的日常生活,并特別注意用最大限度的時間和空間挖掘人們日常行為中所隱藏的心理動機,以客觀挖掘人類生存的真實狀況。他對現代人探尋自我存在的價值,尋找生活的出路的精神狀態的把握準確客觀,不愧是現代戲劇的偉大先驅。
加深印象:
契訶夫能在戲劇的日常生活的流程中表現人生悲劇,他也能在戲劇的日常生活流程中,以抒情的詩意方式表現歷史的樂觀主義。此外,契訶夫還天才地預見到了20世紀的人生困惑。契訶夫對人的心靈世界的把握,對人的生存意義的探索,使他成為一位特別令現代人感到親切的19世紀作家。
- 下一篇: 【現當代文學】文化小說與尋根小說
- 上一篇: 【外國文學】《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特點
相關推薦
- 揚州大學古代文學2019第一名錄取學姐,5000字分享自己成功心得經驗
- Posted on 05月28日
- 南京大學現當代文學考研經驗貼:跨考,還邊工作邊考,我怎么考到專業課140+的
- Posted on 05月16日
- 南京大學古代文學專業學長:考研除了運氣,更重要的是能力
- Posted on 05月31日
- 【外國文學】《高老頭》的創作特點
- Posted on 07月18日